BONES SECURITY TECHNOLOGY
PGP 加密技術安全性、匿名性與可被偵測性分析
- 端對端加密:使用公開金鑰加密,僅擁有對應私鑰者能解密,內容在傳輸過程中不可讀。
- 身份驗證:透過數位簽章機制,接收方能驗證發件人身份,防止中間人攻擊。
- 開放標準:遵循 OpenPGP 標準(RFC 4880),廣泛實作於各種應用程式中,並經受多年考驗。
- 匿名性依賴使用方式:若金鑰對應到真實身份或公開郵箱,則匿名性降低;若匿名註冊使用,匿名性極高。
- 潛在弱點:若私鑰管理不善(如私鑰洩漏或弱密碼保護),加密無法保障。
- 可被偵測性:加密封包格式容易被識別為 PGP,雖然內容加密,但能辨識為「有人在用加密技術」。
總結:
- 匿名性:高(若搭配匿名信箱及匿名產生金鑰)
- 安全性:極高(只要私鑰保護得當)
- 可被偵測性:中(流量可被識別,但內容無法解密)
- 適用場景:機密通訊、重要文件加密、匿名聯絡
- 建議:搭配 Tor/VPN 環境匿名產生金鑰,避免將公鑰與真實身份綁定